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五十九节 发动群众 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说官府为什么要交接苟家这样的土豪劣绅?”

    “还不是为了几个钱。”谭成晴一脸的不屑。

    “不错,即然是当官的贪图的是黄白之物,他有得,我们也有得。”说着,便把想法和盐民们说了一番。

    其实计划并不复杂:首先是夺回盐课的包揽权。苟家有了这个等于就了官方的身份,这块牌子不砸掉,盐民们还是胆战心惊的。至于怎么去夺回,用不着盐民们操心,有他们来搞定。

    一旦夺回了盐课权,苟家就没了干涉盐场生产的正当借口,他剩下的东西,无非是一笔拖延了十几年的烂账了。这种利滚利的阎王帐高利贷,席亚洲在后世也是明白的:只要欠债的还有一点点经济能力,债主是永远不会说你还清了。所以与其继续还这不明不白的钱,干脆来个一笔勾销,彻底赖帐。

    失掉了包揽盐课的金字招牌,债务问题就纯属是民间纠纷,扯不到皇粮国税这个大道道上,他再有本事勾结官府,官面上的想来给他出头,也没那么容易了。

    拿回了盐场的经营权,不再受到他的盘剥,卖盐的收益是有保障的,把盐课和县里上上下下的“例钱”照常缴清,官府在公私两方面都没有损失,苟家的利用价值就没了,没了利用价值,官府还肯照应他们么?

    “这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席亚洲的话音刚落,谭成晴就苦笑起来,“苟家在县衙里和三班六房的书办衙役极其相熟,世代都有来往,盘根错节,光老爷们想收这个盐课,在户房就过不去。”

    古代的县政,与其说是“官治”,倒不如说是“吏治”。自宋以降,州县地方官多半是从科举中选拔出来的。州县地方的行政事务烦十分烦琐,除了各种事务都有一套繁琐的程式,基本法令之外,应该援引或可资类推的成例有如汗牛充栋。某件公事该依哪一条法令或哪一项规定去处理,在律令和会典等书籍中都找不到,万一出点纰漏或被上司找出了岔子,轻则驳回,重则训斥,那不就成了吃不了兜着走?这时就得设法找出以往出现过的成例套用,以保万无一失。可是究竟该找什么成例就是一门学问了。这就叫“吏道”。

    科举出身的人,经史策论能讲得头头是道,诗云子曰可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少有能摸着这些地方行政的门道的??其他不说,仅仅一个鱼鳞册子,外人看来就如同鬼画符一般,看得明白的人却知道这里有地产面积、位置、形式、产量、税额和田主的情况。所以当官的为了不出错,或者嫌麻烦,只能把这些事情都托付给三班六房的衙役书办去处理。身份卑微的吏员在古代社会实际上把持着地方行政权力。

    吏员因为往往是世袭,和当地的大户勾结很深,远不是简单的经济手段就能割断的,所以席亚洲的计划在他们听来实在有些理想化了。

    *{margin:0;padding:0}

    .ads{float:right;width:300px;height:250px;margin:6px}

    fenye{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margintop:7px;marginbottom:0px;clear:both;textalign:center}

    thumb{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left;fontsize:14px;width:540px;margin:0auto;

    }

    thumba{

    fontsize:14px;padding:3px6px3px6px;margin:04px04px;color:333;border:1pxcccsolid;backgroundcolor:eee;textdecoration:none;

    }

    thumba:hover{

    border:1px06csolid;color:fff;backgroundcolor:06c;

    }

    thumbspan{color:999;fontsize:12px}

    

    

    ps:书友们,我是吹牛者,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五十九节 发动群众 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