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最风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224 冠军伯符不敢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策明白了荀贞的意思,这是想通过他的先上一表,称之为投石问路也好,在现下朝中大臣多已知晓此事,赵温、韩融等,包括刘协还并不反对,可算是时机已经比较成熟的背景下,称之为将迁都此事正式公开化亦可,来为荀贞将来的上表做个铺垫。

    孙策之前就是豫州刺史,但那个豫州刺史是荀贞所表,而下则是朝廷下旨,正式任他为了豫州刺史,那由他来先上这个表自是最为合适。

    孙策自无拒绝之,当即应诺,说道:“请公放心,策必会为公将此事办好。明天,策就上表朝中,进言请天子移驾颍川。”

    荀贞嘱咐说道:“伯符,此道上表中,有一点你需着重注意。”

    “敢请公示策知,是哪一点?”

    荀贞说道:“便是你要告诉圣上,李?唷⒐?峤袼湮?乙迨λ?疲??嗖⒁焉硭溃???崛创芴拥搅四涎簦?羰窃菀萍莸津4ǎ?欣?督酉吕吹慕?植怀肌!

    “郭汜……,进讨不臣?明公,郭汜已不足为虑,讨之的话,策一军即足,又何须再请圣上移驾颍川?”

    荀贞笑道:“伯符,你想想。”

    孙策到底聪明,很快就想明白了,他眼前一亮,说道:“是了!公所言之不臣,指的是袁术!”

    “还有袁本初。”

    孙策心领神会,笑道:“圣上念念在兹的恐怕就是讨定不臣,重兴汉室了,有此大利在前为诱,那便是杨公再坚决反对,大约亦将无用矣。”旋即稍微担心,说道,“可是明公,若是圣上没能看出这层暗示,可该如何是好?”

    坐於对面席上的郭嘉笑了起来,说道:“将军忘了钟侍郎么?”

    孙策拍了下额头,说道:“对!钟侍郎是圣上近臣,圣上若没看出来,自有钟侍郎提醒!”

    议定了明日由孙策先来上表,孙策心中有个疑惑,忍不住提了出来,他问荀贞,说道:“明公,策有一事不明,便是太尉杨公他为何执意反对迁都颍川?策昨天听明公说,明公不是甚至都叫他的从子去劝说於他了么?都没能劝动?”

    杨彪家在华阴县,打下华阴以后,荀贞辟除了他的一个从子为自己军府的掾吏,就在昨天,为了减少杨彪对迁都此事的阻力,荀贞叫他的这个从子去劝说杨彪,结果没能劝动。

    荀贞说道:“不错,我是叫季通去劝说了,可是杨公不肯听劝。”

    “季通”,是杨彪那个从子的字。

    孙策问道:“明公,他为何不肯听劝?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荀贞叹息说道:“季通耿直,有一说一,倒是未做隐瞒,回来向我禀报,说杨公之所以反对,是担心我会成为下一个董卓、李?唷Q罟?约就ㄋ担?羲渎逖簟⒊ぐ玻??俊⒗?嘤淌驯?恚?哿璩?ⅲ?闼镌ブ荩?抑??骋玻?4ǎ?治蚁玷饕玻?缜ǘ嫉津4ǎ?虺?⒌娜ㄍ?癫桓?硬徽瘢?臆髡蚨?癫皇歉?芤皇终谔欤?倏爻?⒘耍渴ド虾统?⒌墓?浯蟪济瞧癫淮哟艘院螅?阋?ㄎ冶窍⑹谴恿耍渴且运?峋龇炊裕?豢咸?埃徊⒃谖偶就ㄋ档秸怨?⒑??榷源私员碓蕹珊螅??股踔林毖裕?啤?罟?淌印?!彼底牛?髡暌×艘⊥罚?允疚弈巍

    孙策大怒,说道:“竟疑明公?以董卓、李?啾戎?豆?∶鞴??庋罟?率抢虾?苛税桑俊

    “伯符,不可无礼。杨公或无识人之明,毕竟我朝之刚正老臣。”

    荀贞“刚正老臣”此赞,非是虚情假意,而是真话。

    观杨彪过往之行事,的确是称得上“刚正”两字。

    初平元年,董卓想要把朝廷从洛阳迁到长安之时,朝中百官无敢言者,而就只有时为司徒的杨彪和太尉黄琼两人据理力争,坚决反对而已,两个人都因此被董卓罢免,且若非时为司空的荀爽转圜,使董卓怒意小解,弄不好杨彪那时还会被董卓杀掉;又李暹劫持刘协去李?嘤?保?质茄畋胪ι碇毖裕?庠鹄铄撸辉俸罄囱畋氲缺还?峥哿艉凸?嵋檎??嗟氖焙颍?故茄畋耄?酱蔚泵嬷饰使?幔?绕涞诙?危?瘴??崴?Α

    尽管杨彪反对迁都颍川,和自己的意图相左,但对其人其行,荀贞还是相当赞赏的。

    ……

    次日,孙策上表,请朝廷移驾颍川。

    表入朝中,刘协令公卿大臣议之,赵温等多表赞成,唯杨彪反对。

    争论了半天,没有争论出个结果来,权暂散会。

    刘协知杨彪是个忠正之臣,杨彪这般激烈的反对,那么迁都颍川也许的确有很大的坏处?会对朝廷不利?虽是已被钟繇说动,可至此时,刘协也不禁心思动摇,甚为犹豫犯难了,因此晚上用膳过后,伏贵妃来向他请安的时候,他就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伏贵人瞧了出来,问道:“臣妾敢问陛下,是不是有什么为难之事?”

    诸多的嫔妃里边,刘协最喜欢伏贵妃,——也因此,前天荀贞上表,提出刘协已经元服亲政,后宫不可无主,因而建议立伏贵妃为皇后时,刘协当即同意,这时听了伏贵妃此问,刘协因也就不瞒她,便把孙策、荀贞议请迁都颍川,朝中公卿大多不反对,却唯杨彪不同意这件事,与伏贵妃说了一遍,说完,说道:“移驾颍川,确实是有好处,然而杨公是忠正的老臣,国之柱石也,他执意反对,想必也有他的道理,朕故是有点拿不定主意。”

    伏贵妃说道:“敢问陛下,移驾的好处都有什么?”

    “一则,颍川富庶,足可供养朝廷百官、驻军等之日常饮食所需;二来,移驾颍川,有利於居中以驾驭四方;三者,有利於进讨不臣。”

    伏贵妃说道:“进讨不臣?陛下,此话何意?”

    “孙策表中,说的是利於进讨现窜入南阳的郭汜,但按钟侍郎的说法,这个‘不臣’实际指的是袁术、袁绍兄弟。”

    伏贵妃说道:“原来如此。陛下,臣妾愚昧,然以臣妾愚见,头个好处倒也罢了,却既然有‘进讨不臣’之利,亦即利於澄清海内,实现陛下再造汉室之志,实不知陛下为何还会踌躇?”

    刘协想了一个晚上,做出了决定。

224 冠军伯符不敢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