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国野心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三百一十章 分化融合结盟对抗(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言问出,适的声音极大,不只是在问许析,更是在问许析的弟

    墨家不缺一个许析,缺的是更多的有利天下之心的同志,投身到即将到来的天下大乱大治的大争之世。

    墨家看重的也不是许析,看重的是成百的农家弟,他们有利天下之心,在宋国甚至搞出了一些大动静。

    下首右侧的农家弟听了适的话,都已经在纷纷点头,不少人流露了一些恍然大悟之色,更有些人按剑欲起,大有立刻投身其的意愿。

    他们来到泗上之后,看到了泗上的一切,包括泗上生活水平远高于别处的农夫。

    超额利润之下,泗上合作村社的农夫生活的也远比别处高。

    这是纵向对比,可在这些人眼这就是横向的对比。

    胜利者未必是对的,但某种程度上是政治正确的。

    而墨家的功利性和一些行为的逻辑,又不是以道德为第一出发点来评价的。

    正如墨所言、被适修正的三表。

    墨说,要合于天志,那么怎么算是合于天志呢?答曰,社会财富总和增加、大多数人得利、人口增加。

    和论德、论心那一套根本不搭边。

    而墨家的功利性又强到什么程度呢?

    杀一人以利天下,杀不杀?答曰,杀。

    王闾被逼上位却宁可自杀,是不是仁义?答曰,狗屁的仁义,你行你就上,上了之后再搞掉政变者、使得民众得利,要用结果去评价仁义!你一抹脖死了,留下了身后名声,楚国万民怎么办?

    就像是泗上民众衍生出来的“虽然我不是墨者、不能为利天下死不旋踵,但我正常缴税、我服兵役,我在法不禁止即许可的前提下致富了那么我就是合于天志,是除了为利天下死不旋踵的墨者之外的人对昊天上帝最好的尊重”这样的诡异伦理逻辑一样,更多的是看重结果,而非过程。

    纯粹的、只有对错的道德正义,因为以德为最高标准,那就只有好、坏,没有很好、挺好、好、不好、坏、很坏的差别。

    墨家的讲究的“权”字,就导致了墨家不可能以德为最高标准。

    权,取大而弃小,取大利小害而舍大害小利,那就不能是非黑即白。

    这当然未必是对的,却是短期之内趁着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下把诸夏州带着往前飞而不是“万物自化”等着慢慢积累的、可能被打断的萌芽最好的办法。

    农家的道义有没有道理?

    其实对墨家而言,太有道理了。

    因为墨家言:义即利也。

    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利,于是便有不同的义。小农要是直接支持残酷的工商业发展,那绝对是脑臀分离,反而会被墨家看不起。

    一个进口粮食的问题,都在泗上闹的沸沸扬扬,长远看这正是适最想要的结果:人们从蒙昧醒来了,就算有一天墨家失败了,醒来的民众便不可能再愿意沉睡下去。

    适和许析的辩论,从一开始就在偷换概念。

    许析要辩赢适。

    适不是要辩赢许析,而是要说服那些农家的弟。

    两个人的出发点完全不同。

    适辩赢了许析吗?

    适觉得,并没有,他到最后还是没有解决“工商业者剪刀差对农夫是不是不公平”的问题,而是偷换了概念,变为了“大的不公平和小的不公平先解决哪个”的问题。

    要辩明白这个问题,不是三五日能说清楚的,也不是现在能说清楚的。

    适把判断题变成了选择题。

    用墨家的功利性,扭曲了问题的道德正义性。

    功利是有选择的。

    道德正义只有是非、对错,没有权衡。

    许析能感觉到这场辩论根本没结束,可却已经没有办法再直接辩论下去。

    适现在抛出这个问题,问他愿不愿意一起利天下?

    他得回答。必须回答。

    他不回答,他的弟们就会失望,晚上就可能会去墨家组织部去写申请书。

    他回答,就等同于他要认可这是选择而非是非。

    除非他现在拍着桌说我就认为必须要完美公平,而那样许析明白,以适之前的表现,肯定要问他怎么搞?

    到时候他又找不出办法。

    弟们跟随他,不是因为弟们想要求利,而是想要利天下,只是恰好弟们认为许析的道义可以利天下。

第三百一十章 分化融合结盟对抗(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