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七十九章多事之秋(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比之各地时不时有动荡的消息而言,京师繁华依旧,少了欺行霸市的恶少们,百姓安居乐业。相比之下,
京师的官员们则要忙得多,外出公干或回京师汇报的有官员往来不绝。当然最忙的还属六部,几乎没有哪天皇
上不召大臣们议事的。
此时皇上正在乾清宫召见几个内阁大臣及户部尚书毕自严,宫门口,四个带刀侍卫笔直的站着,既没有搭
话,也没有目不斜视,就纹丝不动的站着。而在门外,户部右侍郎王永佶不停的来回走动,神情有些焦急。他
一边往宫门里边望去,一边掂量了下手中的奏折,思虑着如何跟皇上回禀。
过了会,一个小太监走了出来唱喏道:“王大人,皇上有旨传见!”
“微臣准旨!”
行过礼后,王永佶忙跟着进去。乾清宫他们六部官员早已经熟悉,但是今天王永佶却走的异常忐忑。他手
里拿着的是河南巡抚黄道周的告急奏折,河南蝗灾原来由一州之害变成全省之患,已经到了失控的境地。蝗虫
吃的是什么,吃的就是地里的粮食。做了崇祯朝这么多年的户部侍郎,几乎不需要猜测就知道皇上处理的办法
必然是下旨户部全力赈灾。
可粮食从哪来呢?!
前一阵皇上还跟户部商议朝鲜事宜,说海运支助过去的粮食太少,朝鲜已经饿死了不少难民。从去年女真
人入侵朝鲜,大明朝廷已经投入了几十万石的粮食。但是对于数百万的难民而言,这些粮食并不能支持多久,
何况还有相当一部分要囤积起来做军粮。
而大明北面的九边驻兵粮饷,自从皇上登基后就每月准时发放,优先供应给边军。这一部分的粮食也是不
能减的!京师就更加不用说,每年四百万石的粮食供应着皇宫跟百官,更加不能少!这样算来算去,还真不知
道从何处挤粮食出来。
但是现在容不得他多思虑,进了乾清宫,王永佶跪下行礼道:“臣王永佶叩见皇上!”
“免礼,起来吧!”
我有点奇怪王永佶怎么会这么急着求见,户部的尚书毕自严不是还在这吗?有什么事情他不会禀报?!我
回头看了看毕自严,只见他也是一脸的茫然。
“微臣有紧急奏折禀报,河南巡抚发来急奏,河南蝗灾日趋严重已向全境泛滥。今年夏粮已然无望,黄大
人请求朝廷赈灾!”
“泛滥全境?!”
我在前世还是后世都没有见过蝗灾是怎样的,毕竟在后世现代人的眼中,蝗灾算什么呢!农药一洒,还不
全挂了。所以当初接到黄道周的报告后我并没有在意,让他组织人灭蝗就是了,想不到现在居然弄得全境都遭
了灾。
“回皇上,确实是如此,这是黄道周大人的奏折!”王永佶将奏折恭敬的呈了上来。
我看了黄道周的奏折不由倒吸了口凉气,奏折中讲到河南蝗灾起于四月间,开始只是各府县有报闻,谁知
越演越烈。蝗虫集群而来铺天盖地,由东往西一直扫到了洛阳。若非黄河跟颖河拦着,指不定山西跟湖北也要
接着遭殃。
看过之后,我将奏折给了在场的内阁大臣们,他们看过之后一时都沉默不语。每当蝗灾发生后,朝廷都会
命地方官员严厉扑杀,但事实上治蝗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按照民间的说法,蝗灾的发生是不敬蝗神的后
果,要到庙里烧香求神才能够解除上天派下来的灾难。一种看法就是要全民出动进行扑杀,将蝗灾遏制住,地
方上至于如何治蝗灾就看主事的官员怎么想了!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朝廷要做的是能够调出粮食来赈灾!
首辅成基命站出来说话了:“回禀皇上,既然河南出现灾情,那么方才臣等与皇上商议运粮朝鲜事宜恐怕
就不合适了。微臣以为,还是先调出粮食解决我大明子民饥馁的问题。”
成基命说完,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毕竟朝鲜虽然是大明重要的藩国,又处在女真人的铁蹄之下,但是无
论怎么比较起来都没有自己百姓重要。之前,考虑大明今年的粮食还勉强够用,才挤出粮食来支援朝鲜。现在
朝廷自己都有困难了,自然就顾不上朝鲜这个小兄弟了。
钱龙锡进一步道:“陛下,微臣以为山东登州所存的五十万石粮食应立刻运往河南,以备赈灾之用!”
我知道他们说得对,只是想想朝鲜的百姓我心中也有些不忍。步入夏季后,女真人可能会对南方剩余的朝
鲜地盘发起进攻,南方的粮食产地一失去,朝鲜的处境会更加艰难。大明将他们拖入战火,事后再把支援给他
们断了,估计朝鲜要几十年的功夫才能恢复元气。但是,我更加不想河南闹出什么事情来。时势造英雄,谁能
预料民间还有没有比李自成、张献忠还更加猛的人呢?!再者,河南是我土地赋税改制的实验田,这里决不能
出什么差错,否则就算有我保全,黄道周的位置也坐不稳了!既然内阁提出来,我就顺势道:
第七十九章多事之秋(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