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七十五章闲游独木桥(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快更新重启大明最新章节!
要在随军粮草消耗完以前,结束朵颜卫战事,这是一件绝对疯狂的事,疯狂到丁某人如果知道,用绑也会把丁如玉绑回容城的程度。或说是:丁如玉在广东,没拿朝廷一兵一卒、一甲一粮,可以光复大半个广东,要把所光复范围内的人口算起来,也不见得比朵颜卫就少多少。
那就是对于军略全无了解的说法了。不说丁一派去的弟子,不说淡马锡支援的一百亲卫,不说丁一那时在背地里,让柳依依调拔过去的银两,也不说大义上,平叛跟吞并朵颜卫完全是两个概念事。
只论两事,那便是矛盾和基础。
黄萧养的起义,本身就与广大地主阶层的利益,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所以丁如玉不是一个人,她最后成为了整个利益被起义军侵损的地主阶级的旗帜,她能得到兵员,能得到粮草兵甲的支持,更不要提当地的线报,江湖同道的通风报信等等了。
而华夏本土的群众基础,最为根本的就是田地,丁如玉在招募士兵时只要许诺上一句:“参战民勇,临阵不退者,平叛之后皆可分田。”一时就有多少农家子弟来报名?至于田地,当时被起义军杀掉的地主豪绅并不在少数,这些人的家产或被夺走,但田地还是在的,这就有了一个可以用来再分配的资源。
但是在朵颜卫,在草原上,哪里有这些东西存在?去哪里征兵?大家都在放牧,谁会种田啊?谁又指望分上三五亩地,好好过日子而去报名从军?扯吧,不是说牧民愿不愿种地的,他们也得会种地,有这技能才行啊。
并且最为重要的,还有一个极为可怕的问题,那就是草原上,并没有中原那样的县治所在,也就是说,对方的机动性是极为强大的,后者建虏入侵、华夏亡国的时期,平定准噶尔的战争,建虏是尽全国之力,整整历时三朝,才把准噶尔平定下来的。
虽说朵颜卫没有准噶尔势力、地盘那么大,但丁如玉手中也不过就是数千军兵,三月军粮啊。
可惜丁一根本就不知道这节,于是事情开始冲着某种诡异的方向发展了。
此时奔驰在回京的路上,丁一只想快点回到京师,然后可以休息两天去赴秋闱。科举原来是他为了脱离朝堂避祸的一个籍口,时到今日,却已不知不觉,转变成为真的是跳入科举考场的心理了。
第七十五章闲游独木桥(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