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丰碑杨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0791章 大宋为什么那么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网]https://m.60xs.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是他也明白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

    于其让小丫头一直苦下去,不如当她彻底痛苦一次,然后忘了他。

    到时候再给她准备一份好姻缘,好嫁妆。

    “那就等她到了,跟她谈谈吧。”

    桃花债,最叫人无奈。

    不过这个无奈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好消息就传来了。

    彭湃匆匆从外面冲到了房门口,高声喊道:“陛下,标王出来了。”

    “进来说话。”

    因为有女眷,彭湃不方便进门,得到了杨七允许以后。

    彭湃才进入到了门内,他一脸喜气洋洋的道:“陛下,紧挨长乐坊的那近千亩地,扑出了一百零八万贯。”

    “一百零八万贯?”

    房内众人闻言,也是一愣。

    虽然杨七见过的钱很多,比这数字大的钱见过的不计其数。

    可是燕京城还处在一片平地的阶段,居然有人肯出一百多万贯,拿下燕京城内一大片地。

    这让杨七觉得很意外。

    “是谁?”

    杨七下意识的问道。

    彭湃躬身道:“是大宋苏州的一位布商。”

    苏州罗锦,冠绝天下。

    苏州商人有钱,这个杨七不意外。

    只是此人居然眼光独到,提前投资燕京城,这足以说明此人是一个经商的好手。

    对于这种大商人,在燕京城扎根,杨七是举起双手欢迎的。

    “你去告诉寇准,准许那位苏州布商,第一个进入燕京城,开始建设。”

    “诺!”

    报过了标王以后,彭湃并没有急着离开。

    他继续道:“此番燕京城的扑卖、卖,所得已经汇总出来了。”

    “这么快?”

    杨七有些意外。

    彭湃笑道:“寇大人请了一百多位账房,每卖、扑卖一地,就会派人赶紧合入到账目中,所以很快。”

    “多少?”

    “吸~”

    彭湃深吸了一口气,郑重道:“总计四千三百五十八万两……”

    “哗~”

    初醒和曹琳二女目瞪口呆,一脸惊愕。

    四千三百五十八万两,有多少,她们两个经里过大场面的女人心里很清楚。

    正是因为清楚,所以才会觉得惊愕。

    这么多钱,足够杨七把燕京城推倒重建两遍了。

    仅仅是卖地,就卖出去了这么多钱。

    这些商人疯了吗?

    屋内的众人中,除了杨七,和几个不懂事的孩子外,所有人恐怕都是这个心思。

    杨七却觉得这很正常,甚至觉得自己卖的有点亏。

    要知道以现在的商业模式,卖地,那都是永久性的产权。

    后世那七十年产权、四十年产权的都卖疯了,要是永久性产权的,估计会卖的更疯狂。

    杨七要是丧心病狂一点,完全可以这个干。

    所以对于能卖出这个价钱,杨七并不意外。

    先,燕京城作为燕国都城,未曾建成,就注定了以后会成为一个繁华的都市。

    其次,以后住在这燕京城里的人,一个个都是非富即贵的,地价飙升是必然的。

    最重要的是,杨七坐拥燕国、南国,两个国家,并且还打败了被世人认为是最强的辽国。

    这说明杨七治下的燕国,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保证百姓们免遭战乱之苦。

    而且,在杨七制定的商法规定下,商人在燕国并不受歧视,而且还会得到应有的保护。

    所以很多商人情愿花大价钱,在燕国置业。

    这不仅是一次商业投资,也是一次保障投资。

    在大宋,商人们想要干一点交易额大一点的事情,还得藏着掖着,有了钱也得深埋起来。

    生怕被朝廷打了秋风。

    在燕国,就没有这个担心了。

    只要依律交纳赋税,他们完全不用操心任何麻烦。

    甚至朝廷赈灾,都不会找他们打秋风。

    这也是为何燕京城价高,而商人们依然肯花钱买下来的原因。

    瞧着曹琳和初醒惊愕的面孔,杨七淡淡的笑道:“这并不算什么。你们可知道,燕京城如今的地价,也只是汴京城的二分之一而已。”

    从没有人像是杨七如此卖一座都城的,所以从没有人去考虑过一座都城值多少钱。

    经过杨七提醒,曹琳和初醒这才想起来,汴京城的地价。

    她们皆是在汴京城长大,也在汴京城做过生意,自然知道汴京城地价有多高。

    当初杨家入了汴京城。

    在汴京城除了拥有赵光义赐下的天波杨府外,还购买了两座宅子。

    当时入手的价格,分别是五千贯、三千贯。

    等到杨家众人离开的时候,两座宅子,卖出去了十万贯。

    可见汴京地价的飞涨。

    经过这么一核算,曹琳和初醒也清醒了过来。

    曹琳沉吟了许久,问出了心中的疑惑,“汴京城地价连年飞涨,为何朝廷还那么穷?”

    杨七瘪了瘪嘴,打算跟曹琳讲解一下经济问题。

    话到了嘴边,却咽了回去。

    他讲经济问题,曹琳未必听得懂。

    思虑了良久,幽幽道:“大概是所谓的不与民争利闹得……”

    不与民争利!

    这是一条惠及百姓的政策。

    只是任何政策,从文官们手里转一圈,就容易出现问题。

    皇帝在文官们劝解下,不与民争利。

    政令出了朝堂,就变成了不与士农工争利。

    更多的还是士。

    士排在第一位。

    而他们恰恰是大宋最有钱的一群人。

    所以,大宋不穷才怪。

    杨七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跟曹琳、初醒讨论下去。

    有了这么多钱,杨七的腰杆子硬气了,之前不敢干的,现在都敢干了。

    他缓缓起身道:“传令下去,所有农闲的百姓,均可以入燕京城,做工赚取酬劳。每个百姓,每日工作所得,不得低于十个铜币。”

    杨七一口气把人工用价,抬高了四倍。

第0791章 大宋为什么那么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